“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7月8日上午,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内,电气学院的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再现宣誓场景,其中包括4名新党员。
7月8日、9日,电气学院积极响应“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佘珠花、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陈浩然、分团委书记卓张鹏、辅导员熊燕的带领下,电气学院师生党员20人组成“追寻红色记忆”寻访团,赶赴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致敬革命先烈,感受革命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寻访团依次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以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和将军纪念馆因维修无法参观。
7月8日上午,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党员庄严宣誓。立于纪念碑前,师生党员们仰视着董必武、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纪念红安十四万革命烈士所写的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短短十余字,却囊括了这十四万英烈的不朽功绩,在场师生无一不深受感触,肃然起敬。在英烈广场两侧,共26颗玉兰树,象征着红安自1923年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全国解放26年间的革命历程;祭祀坛两旁的14颗雪松,象征着红安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十四万英烈;历史纪念馆两侧,61颗红积木象征着从红安走出的61位开国将领,作为全国第一将军县,也是全国牺牲烈士人数最多的县份之一,红安无愧是湖北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习总书记在红安调研时曾说,“红安过去叫黄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有十四万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从1923年黄安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26年间的历史值得研究。”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也是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中最大的一处展馆。在这里,寻访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主题团日活动。步入历史纪念馆,雄伟的红色革命纪念雕塑“大别雄风”映入眼帘,为大家拉开了红四方面军革命战争历程的序幕。在纪念馆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浩然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董必武、李先念的先进事迹以及黄麻起义的原委经过,使大家更加深入、清晰的去参观,去了解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艰苦与伟大。
面向鲜红的共青团团旗,电气学院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意义重大的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党史简要概述、本次参观革命故地概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历程及“党的后备军”个人主题演讲四个方面。分别由司龙勇、解龙刚等四位同学进行讲解。其中,由司龙勇同学讲解的本次参观革命故地概况的介绍切实的让大家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也为本次寻访团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对大家理解、学习、感悟本次参观的意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都表示,难以想象那段岁月是什么样的,或许真正体现了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情形吧!战争太可怕了,今天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历史纪念馆集中展现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程,“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等六个主题依次展示了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初期一直到长征,从小组织到大军队的历程,为人们深剖析了红色革命的难忘历史,充分展现了革命红军“檏诚勇毅”的精神。当寻访团来到半景画展厅,巨大的油画与地面的实物相结合,再现了黄麻起义攻城时的情景,烽火连天,战火不断,现场师生无不震惊,无不感叹。
7月9日,寻访团来到董必武纪念馆。这里讲述了伟大的革命领袖、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董必武的一生。在董必武纪念馆,董老的先进事迹令师生党员为之动容,从探求救国道路到参与建党,再到投身革命、缔造新中国;从文笔救国到武装革命,再到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甘为公仆,其风范足以昭示后人。
随后,电气学院师生党员们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这里陈列着从红安县走出去的十四万革命烈士的代表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材料。他们中有夫妻、有兄弟、有父子,甚至是一家满门数十人都献身革命,更有甚者,连一个名字,一个墓碑都没有留下。
为期两天的寻访团活动已经结束,但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将万古流传。电气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佘珠花表示,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高尚的奉献精神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去学习,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思想也需要我们去宣扬,去传承,而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加强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培养爱国拥党的情怀。我们的团队这次重走革命路线,探访红色革命故地,就是要体会和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员不畏艰险,献身理想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