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梦帆 李杰
6月5日,10台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镇西陈村150亩地麦地里陆续开始作业,拉开了河北“三夏”农机化工作的大幕,这个现场也是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举办的“黄淮海地区粮食高效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的一角。
虽然小麦机收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过10台联合收割机一起作业,还是让在田边观看的100多名观众忍不住走进田里,近距离领略收割机的风采。
这边收割机还没作业完,在另一边机收完毕的演示田里,2台清垄免耕播种施肥机就直接在麦茬地里进行玉米播种。“它的播种速度很快,每小时可以走8公里,而常用的就是三四公里,而且速度越高播种效果越好。播种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精准施肥,该装置会根据拖拉机速度变化进行施肥量调节,机器如果漏播还会报警……”现场主持人介绍,这台机器上已经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传感器监测等系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以及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等。
实现全程机械化,田间管理环节同样不可缺少。记者看见,1台绿色的高地隙植保打药机进行了演示,同时1架淋灌系统也开始对田块进行浇灌。“今年合作社刚开始使用这个淋灌系统,以前一亩地需要50立方米的水,现在只需要10立方米的水,而且能源消耗也很低。”磁县天道益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淑琴说,因为它们安装了“智慧系统”,打药机可以实现夜间作业,淋灌系统在家中就可以实施监测管理和调节。
“今天现场演示时间有限,其实我们合作社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环节也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了。”王淑琴补充说。
“以前一家人种5亩地,就忙活得不行。现在收获小麦,播种玉米,再进行浇地和打药工作,就是500亩地一天也能完成。”对于农业机械的变化,王淑琴深有感触。
在田边的一台电脑上,现场演示的所有农机作业数据都被记录了下来。据了解,自今年5月以来,合作社引进“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物联网平台”,用北斗导航定位智能装备改造传统小麦联合收获机、拖拉机,在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量播种和高效节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